Quantcast
Channel: 引越し見積もりの活用の仕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

京剧观后感(二) - 郭海涛

$
0
0
日志(二) 作者:郭海涛 昨晚看了1960年昆曲电影《牡丹亭》,梅兰芳的杜丽娘,俞振飞的柳梦梅,言慧珠的春香,算是绝对的全明星阵容。布景,服装都很赞,花神载歌载舞一节,有点百老汇歌舞剧42街的意思。只是大师们的表演多少有些让人失望。梅大师的扮相虽然看不出60岁,但还是显老,怎么都不觉得是一个怀春少女。俞大师的柳梦梅更是一个老小生,举手投足带一股轻浮气,不似风流倜傥的俊俏书生。言慧珠的春香倒是非常好,帮小姐梳妆时,到镜子前,自己偷偷先照一下,传死个神了。 今天吕老师带着纽约青年京剧研习社的一群小朋友到费城参加美东京剧票友大联欢,我跑过去票了一天戏。席间,正好著名小生演员于向伟老师坐旁边,聊起《牡丹亭》。于老师说:俞振飞在表演时加了自己对牡丹亭的理解:柳梦梅第一次见杜丽娘,便要说服丽娘与他雨云之欢,所以这个角色应该是有点轻佻的。大师演的不够稳重,反倒是最最恰当的。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昨晚看到惊梦一出的时候,确实被古人的尺度给怔住了。因为戏文里面的书生都是写首小诗,填首小词赠给小姐;小姐再故意扔个香帕,掉个玉坠什么的,偷着瞒着,私定一个终生,哪有一见面就说:小姐,春光无限,韶华正好,咱们上床吧。 纽约票友里面有个鼓师特别好。后来一问,是梨园世家,名门之后。京剧鼓有多重作用,谁上场,谁下场,全是鼓点指挥调度。鼓一乱,戏就乱。特别是武场,鼓更是关键。击鼓骂曹,演员在台上击鼓,鼓变成表演的一部分,而不再只是伴奏乐器。 乐队有文武场,文场为管弦乐队,含京胡,京二胡,三弦,月琴四件;武场为打击乐队,含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文武场合称八大件。唱工重的戏,管弦乐伴奏为主;武场戏,打击乐器伴奏为主。文场烘托唱腔,渲染情绪,武场控制节奏,调度场面。 纽约青年京剧研习社的都是刚从国内过来不久的京剧票友,懂戏,能唱。小马和小许的《游龙戏凤》先博了一个满堂彩;小李是王佩瑜的师妹,工的是老生戏,一张口便是满堂彩;下台后变被我们夸成了李老板。压轴的是吕老板,于魁志老板听了是要流汗的;压大轴的是于向伟老师,唱周瑜也是唱的余音绕梁。 晚上吃饭的时候,正好坐在杨派老生张先生边上。问了几个粗笨的问题,张先生解答的很妙: 问: 1. 京剧唱腔和西洋歌剧唱腔是一个发声体系吗。 答:基本上是,但西洋歌剧讲究高了要稳住,hold住。京剧讲究抖音,在高音处需要锯齿,起伏。 问:杨派唱腔有什么特点。 答:杨宝森嗓子条件不是很好,高音上不去,所以充分发挥了他演唱中宽广低沉的特点,又在唱腔里面加了一些擞音,所以低回婉转,耐人寻味。杨派中杨宝森的唱,杨宝忠的胡琴,杭子和的鼓是铁三角,缺一不可。杨宝森的唱要边唱边韵味,所以会拖着节奏慢下来;杨宝忠的胡琴太张扬,会赶着节奏往前走,两个之间形成了一种矛盾,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张力;而杭子和的鼓恰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很好的把握着节奏,让杨宝森的唱慢不下来,杨宝忠的胡琴快不起来。 我赛,真是太太太长学问了!我现在非常希望有人过来问我:杨派戏唱腔有什么特点呢?我就可以故作谦虚的说:这个,这个,我也是一知半解啊,其实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好奇害死猫,虚荣心使人进步!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6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