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那扇门和窗
滕洛莹
门和窗的故事其实就发生在我生活中。
那扇门,是通向万众嘱目舞台的门,台上本应有那个作为梨园佼佼者的我,在一片胡弦琴索中走向观众聚目的焦点。然而这扇门在上天一次又一次的"玩笑"中,关上了。
于是我看到了那扇窗。我就带着一个又一个身边的孩子,拉扯着他们终于长高到能透过那窗,看到外面舞袖歌弦、绚丽缤纷的舞台。孩子们带着我教给他们的本事,揣着我讲给他们听过的梦想,一个个奔上台去,去打开他们的门。然而孩子们不知道,那个在窗子后面目送他们远去的人,她心里的门,此刻也开了。
三十多年来,我离心爱的京剧舞台似乎渐行渐远,但我却亲手把越来越多的孩子们,送上了这方天地。如果说这是一种补偿,那么,我赚了。
我常常问自己,如果现在是活跃在舞台上的名角,那么我存在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是响亮的名头,是簇拥的戏迷,还是众多同行羡慕的眼光?都不是!我迷恋舞台,是因为它能让我把京剧的美种到每个观众心灵的最深处。然而此刻我站在讲台上。
十六载的教学生涯,我渐渐看到了三尺讲台的无边无际。作为演员,我只能自己去诠释京剧;但作为老师,我却可以通过自已的努力,让京腔京韵在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学生中生生不息。作为演员,我只能自己在红氍毹上守望这方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但作为老师,我却可以把振兴京剧的种子种在每一双充满渴求和梦幻的明眸里,让他们在舞台上款款的一回首、一抬眼中,把古老文明的深邃与厚重,传达到更多观众的思想里。
我想我会是永远年轻的。不仅因为桃李满天下,总有人在替他们的老师完成梨园青草地上未竟的风姿;更因为,世上有几人能如我这般,可以把京剧里渗透的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印记,镌刻进一个个黄土地最年轻的生命里,让萌动的青春,带着京剧背后深沉的历史,奔流进每个人的心田。
窗开了。门,其实从未关上?!
--------------------------------------------------------
编者按:滕洛莹老师去年应梨園社诚邀,来美公演"四郎探母"和"霸王别姬"。今年托梨園社社长曹老师的夫人,带来她精心录製的唱盘"滕洛莹梅派唱腔专辑:梅韵芳絮"。包含梅派名剧"霸王别姬"、"西施"、"穆桂英挂帅"和"太真外传"的精采唱段。唱盘设计如一本精装的书本。除了滕老师的原唱,还有音乐伴奏,以便有心者学唱。除了唱词,还有她的一篇文章。就是"京剧的那扇门和窗"。写出她的心声。於是徴得她的同意,把文章登上梨園网,供网友们欣赏。是为记。
附王祖家先生读后感:
滕洛莹老师的这篇文章发自肺腑,真情流露,十分感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现用来颂扬教师的奉献精神。滕老师通过那扇窗(如同Microsoft Windows),看到那扇门;通过那扇门,看到姹紫嫣红、桃李芬芳的大舞台。她的奉献,得到补偿,感到值了。这样理解,对否?
王祖家
↧